走进宅院,第一眼被抓住的总是中堂:条案、八仙桌、太师椅,一左一右,像仪仗队般列阵。这种近乎执拗的对称感,并不是工匠偷懒,而是中国人把宇宙秩序悄悄搬进了家里。
对称首先是一种视觉上的“稳”。中堂是迎来送往的礼仪中心,稍有失衡便会让人心里发虚。左右对称的摆设像天平,让空间重心恰好落在轴线上,宾主落座时,目光所及皆是平衡,紧张感顿时消散。用古人的话说,这是“堂堂正正”,也是“不偏不倚”。
更深的理由藏在文化里。自《考工记》起,中国建筑便以中轴为尊,皇宫、庙宇、四合院,无不沿轴而生。中堂正是这微缩宇宙的“子午线”。条案上供“天地君亲师”,左右花觚、瓷尊,暗合阴阳;太师椅两两相对,又似文武列班。对称让抽象的伦理秩序有了可触可感的形状,一家人在揖让进退之间,完成了一场无声的礼仪操演。
对称还兼有“聚气”之妙。风水讲“藏风聚气”,左右对称的屏风、门洞像一双合拢的手,把气场拢在轴线上,不散不泄。人在此中,自然觉得心安。反之,若一侧突兀,气流歪斜,便如琴弦走音,再好的红木也会显得浮躁。
今日都市户型虽小,仍可借对称留一点庄重:一面墙的柜子中置挂画,左右各一盏壁灯;或沙发背靠长桌,两旁再以单椅呼应。不必繁复,只需一条隐形的轴,就能把千年教养轻轻放进现代生活。